• 加载中...
  • 加入收藏
手机版 扫一扫
陕西高校

我校2017年国家天然科学基金项目创历史佳绩

时间:2017年09月13日 信息来源:宝鸡文理学院 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近日,2017年国家天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效果宣布。我校共获批10项,其中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8项,直接经费共计315万元。立项数量同比2016年增加了66.67%,立项经费同比2016年增加了54.41%,再创历史新高。如许可喜的成绩是黉舍向导、科技处、二级学院及广大科研工作者辛劳支出、通力合作的效果,标志着我校科研工作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

本次申报工作于2016年10月启动,共申报国家天然科学基金项目80项,其中,面上项目20项,青年基金项目60项。经过组织申报、情势审查、通信评议、会议评审等程序,最终10项基金获得立项资助。(科技处  文、图/许小莉)

获得国家天然科学基金的10位教师及其项目简介如下:

周旗,理学博士,地理与环境学院三级教授。

研究领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风险评估与公共安全

获批项目类型:国家天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项目名称:区域天气转变风险感知与应对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项目编号:41771215

                           资助金额:63万元

项目简介:天气转变风险已经成为21世纪所面临的最严厉的环境题目,而民众的天气转变风险感知强烈影响着人们应对灾难风险的体例。本研究以在西部地区具有典型性的陕西省为研究区,基于民众感知的视角和扎根理论,通过社会调查技术和空间统计处理相结合的体例,揭示陕西省三大区、渭河上中下流区、城市与墟落等民众对天气转变事实、伤害性、暴露度、脆弱性以及风险的感知特性与类型,揭示天气转变风险应对的区域类型特性,探索民众天气转变风险感知与区域应对型二者间的关系,解析天气转变风险应对型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影响,从而增长对“区域有序人类运动和各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理解。

刘引鸽,博士,地理与环境学院教师,教授

研究领域:天气转变与模仿,水文循环

获批项目类型:国家天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项目名称:近2百年来渭河流域天气转变水文效应特性与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41771048

资助金额:70万元

项目简介:渭河流域是全球天气转变相应敏感的区域。本研究采用历史文献记载、古环境信息与观测资料及再分析资料结合,重修渭河流域近2百年来天气与水文要素序列。采用统计分析、天气诊断、模型模仿以及试验方法,分析天气转变与水文要素时空演化规律,以及天气转变的水文效应转变模态;建立天气要素和水文要素的长期转变关系模型;通过长期天气转变驱动径流与水文事件的模仿诊断,辨识不同时期径流变率及水文事件对天气非常的敏感性及区域差异,揭示近2百年来天气转变对水文循环的紧张作用及其影响机制,展望将来几十年至百年天气水文效应趋势,为熟悉曩昔、如今与未来区域天气转变的水文效应,以及将来人类适应天气转变提供科学依据,对区域水资源规划管理具有十分紧张的实际意义。

祝海涛,博士,化学化工学院教师,讲师。

研究领域:有机合成新方法研究

获批项目类型:国家天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名称:原位制备联烯参与的分子间[2+2]环加成反应研究

项目编号:21702006

资助金额:20万元

项目简介:联烯化合物在过渡金属的催化作用下可以发生[2+2]环加成反应。然而,高反应活性的联烯底物的制备和储存具有难度并且增长了经济成本。倘使能实现原位制备联烯参与的[2+2]环加成反应,那将为含有四元环结构的自然产物或药物分子的绿色经济合成提供可能。本研究旨在行使路易斯酸催化炔丙醇或炔丙基酯发生1,3-迁移重排反应或者路易斯碱促进2-碘代丙烯发生消弭反应实现联烯中心体的原位制备。通过体系考察催化剂、反应序言以及反应底物三者之间的反应服从、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效应,揭示原位制备联烯中心体分别与烯烃、炔烃或苯炔的分子间[2+2]环加成反应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规律,从而为简捷高效、原子经济性地合成官能团化的环丁烷或环丁烯衍生物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张盛,博士,化学化工学院教师,讲师

研究领域:无机功能配合物、热力学

获批项目类型:国家天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名称:镝配合物单分子磁体热容与弛豫机理研究

项目编号:21703002

资助金额:23万元

项目简介:弛豫机理的正确解析对高能垒、高壅塞温度的单分子磁体设计和合成具有紧张的引导作用。本项目拟以席夫碱为配体,变换配位环境、晶格间(抗衡离子、溶剂分子等)作用力以及外界条件(pH、温度等),修建并制备稀土镝配合物单分子磁体,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综合物性测量体系(PPMS)并借助理论计算获得结构及其磁动力学信息;基于热容测量,解析单分子磁体的磁相变及热非常举动;关联结构-磁动力学信息-热容,揭示热容转变与弛豫过程的关系,以此确定更为明确的弛豫机理。研究效果将对单分子磁体弛豫机理的正确阐释提供热力学支持,进而对其设计、合成及磁化学的雄厚具有紧张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应用意义。

文平,博士,化学化工学院,讲师

研究领域:润滑油添加剂、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

获批项目类型:国家天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

项目名称:含氮共价有机纳米润滑添加剂的设计、合成及摩擦学举动研究

项目编号:51705004

资助金额:24万元

项目简介:纳米材料作为润滑油添加剂不仅能起到减摩、抗磨、承载的作用,而且能修复摩擦外观的损伤和微坑,还能解决传统添加剂带来的环境污染题目。本项目拟从氮杂环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润滑机制出发,行使三聚氰氯或者三聚氰胺氮杂分子,借助分子调控技术、纳米材料改性和分散技术制备出一系列含氮共价有机纳米材料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实现其在润滑油中的稳固分散。开展含氮共价有机纳米材料加强润滑油系统摩擦学举动的研究,阐明其对润滑油系统摩擦学性能的加强作用及润滑机制,建立含氮共价纳米材料的修建单体及组织结构与摩擦学举动之间的构效关系,拓展有机纳米润滑添加剂摩擦学举动及润滑机制的研究。该研究将会极大的提拔我们对共价有机纳米材料摩擦学性能的熟悉,为新型有机纳米润滑添加剂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李慧勤,博士,化学与化工学院教师,讲师

研究领域:功能纳米材料、光电材料

获批项目类型:国家天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

项目名称:Au@SiO2等离子共振/异原子掺杂碳量子点复合纳米结构的双重荧光加强机制研究

项目编号:51702006

资助金额:25万元

项目简介:针对碳量子点发光存在量子产率不高的瓶颈题目,本项目提出了通过基于纳米Au等离子共振的金属加强荧光和基于掺杂进步碳量子点量子产率的双重加强效应,进步碳量子点量子产率的新策略。采用一种灵巧的层层组装的方法,将二氧化硅作为间隔层,包裹在Au纳米粒子的外观,将异原子掺杂碳量子点结合在最外层,构建复合纳米结构(Au@SiO2/异原子掺杂碳量子点),调整二氧化硅层的厚度,进步碳量子点的荧光发射强度,找到最优发光条件;将其应用于水溶液和农产品中重金属离子的检测,进步离子检测的下限和灵敏度,为痕量检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本项目拟通过探求间隔层厚度转变对荧光加强因子的影响规律,探究Au纳米粒子与异原子掺杂碳量子点的相互作用条件,研究等离子共振和掺杂的双重荧光加强机制。

郁科科,博士,地理与环境学院教师,讲师

研究领域:第四纪地质与全球转变、流域环境演变

获批项目类型:国家天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

项目名称:湖泊沉积记录的黄土高原小流域近千年泥土侵蚀与天气转变关系研究

项目编号:41701032

资助金额:25万元

项目简介:黄土高原是我国泥土侵蚀的紧张发生区域,又因处在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和高原季风相互作用地带而对天气转变特别很是敏感。本项目拟选取黄土高原典型湖泊为研究对象,通过210Pb、137Cs以及AMS14C等多种年代学方案,建立近千年高分辨率湖泊小流域泥土侵蚀时间序列。同时选择统一岩芯,建立天气转变历史,并与区域内其他可信度高的地质生物记录进行对比分析,揭示湖泊流域历史时期泥土侵蚀强度与天气转变之间的关系,试图查明特性时期(如中世纪暖期、小冰期和当前暖期)黄土高原区域泥土侵蚀转变历史,并为当前泥土侵蚀找到历史相似形,初步释译天气转变对泥土侵蚀强度的影响机理和驱动因素。

张云,博士,物理与光电技术学院教师,讲师

研究领域:磁性功能材料、二维材料

获批项目类型:国家天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

项目名称:磁记录单元磁晶各向异性的基底效应与性能调控

项目编号:11704007

资助金额:21万元

项目简介:传统磁存储材料的密度已经达到其瓶颈,原子尺度的磁存储是将来磁存储技术发展的方向。最近的一些实验和我们前期的理论研究注解基底效应对磁记录单元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实现原子尺度的信息存储,必须要探求合适的基底材料使记录单元保持较大的垂直磁晶各向异性能。本项目拟结合第一性原理和多种计算方法研究过渡金属原子吸附在不同基底外观和过渡金属有机框架结构。通过分析电子结构,了解过渡金属原子与四周原子的相互作用机制,揭示晶体场与磁晶各向异性能的内在联系,筛选出具有稳固性高、磁晶各向异性能大、排列有序的系统;研究过渡金属原子-稀土金属原子复合系统的磁性,为实验上实现高自旋弛豫时间提供理论依据;并探索外界化学环境及注入电荷对这些复合系统磁晶各向异性能的影响,为实现对磁性材料物理性能的人工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高晓龙,博士,机械与工程学院,讲师。

研究领域:激光焊接、外观改性及增材制造

获批项目类型:国家青年天然科学基金

项目名称:Ti6Al4V/Nb/NiTi异质接头脉冲激光焊诱发共晶反应成形机

制及调控机理研究

项目编号:51705005

资助金额:24万元

项目简介:针对航空用自适应NiTi-Ti6Al4V异种金属锯齿形尾喷管焊接时易形成脆性金属间化合物题目,本项目提出能够避免焊缝中金属间化合物形成的脉冲激光焊诱发共晶反应的连接方法,即选用与母材反应不产生金属间化合物的高熔点Nb箔作为中心层,将熔化控制在Ti6Al4V/Nb界面,靠近NiTi侧的Nb箔未发生熔化,寄托热传导提供的热量在NiTi/Nb界面发生NiTi-Nb共晶反应实现连接。本项目拟采用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熔化焊界面的深熔/热导共熔池焊接机理,共晶反应界面形成机制及组织生长动力学,熔化焊/共晶反应界面微观组织状况匹配关系对接头性能影响机制等关键科学题目进行研究,掌握脉冲激光焊诱发共晶反应连接方法机理和工艺,建立共晶界面反应模型及反应层厚度与工艺参数关系数学模型,获得综合性能精良的焊接接头。研究成果为解决异种金属焊接易形成金属间化合物题目探索新的解决途径并提供相干理论依据。

何艳桃,博士,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副教授

研究领域:农业经营主体绩效评估、生态农业发展、政策研究

获批项目类型:国家天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名称:家庭农场生态自发性提拔视角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实证研究

项目编号:71703001

                            资助金额:20万元

项目简介:为探寻破解家庭农场作为承担农业供应侧改革和绿色生产体例变化的重要经营主体,其举动普遍不具备生态自发性这一实际困境的出路,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创新势在必行。现行补偿机制缺少对家庭农场生态举动的相应,可从农场主特性、农场经营特性及生态补偿政策设计和实行特性对家庭农场生态自发性的影响分析,以提拔家庭农场生态自发性为目的进行补偿机制设计。这必要以科学评估家庭农场生态自发性和深入分析其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为基础,同时在实行层面辅以响应监督机制。陕西省是西北地区有代表性的农业大省,以其为研究对象,形成调研数据库,构建家庭农场生态自发性评估指标系统及经济模型,并据此提出响应政策建议在我国具有推广价值。

上一篇:郑存库撰写的论文获陕西省教育工会良好调研成果二等奖
下一篇:我校2014级1074名门生奔赴实习黉舍开展教育实习
(作者:佚名 编辑:宝鸡文理学院)
相关新闻

我有话说

新文章

门文章